黄花狸藻
Utricularia aurea Lour.
Fl. Cochinch. 1: 26. 1790.
多年生或一年生飘浮水生草本。假根通常不存在,如存在则轮生于花序梗的基部或近基部,纺锤形,肿胀,有线形的分枝;匍匐枝细圆柱形,亦有线形的分枝。捕虫囊生于叶片的裂片上,具柄,斜卵形,长1-4mm,口侧生或基生,背部有2个附属物或无,附属物刚毛状,有疏的分枝。叶多数,生于匍匐枝上,长2-8cm,叶片一至多面分裂,第一回裂片3-4深裂至基部,裂片轮廓为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宽1.5-3cm,第二回羽状深裂,第二回裂片至以后的三至四回裂片均为二歧状深裂,末回裂片毛发状,微扁,被细刚毛;第一回裂片的基部具托叶状的耳,耳的轮廓为半圆形,二歧深裂为线形的裂片,被细刚毛。总状花序直立,长5-25cm,具3-10朵花,除喉凸外花序各部分均无毛;花序梗圆柱形,粗0.5-1.5mm,无鳞片;苞片基部着生,宽卵形至圆形,长1-2mm,先端圆;花梗背腹扁,长0.4-2cm,花期直立,果期下弯并增粗;小苞片不存在;花萼2裂片均为卵形,近等长,花期长3-4mm,果期变为肉质,长7-9mm,但下裂片比上裂片稍宽,先端圆或急尖;花冠淡黄色,长1-1.5cm,花冠筒基部的距圆柱形,基部圆锥状,先端钝,与檐部下唇近等长,直或微弯,檐部下唇横长圆形,先端圆或微凹,基部明显膨大成浅囊状、被短柔毛的喉凸,上唇宽卵形,小于下唇;雄蕊2,花丝长约2mm,花药药室汇合;子房卵球形,花柱明显,柱头下唇半圆形,上唇消失。蒴果球形,直径4-5mm,成熟时周裂,先端具喙状的宿存花柱,宿存花柱与蒴果近等长或较长。种子多数,压扁成盘状,直径1-2mm,具5-6角,角上有狭翅,种皮有小的网状突起。花期:6-11月。果期:7-12月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(王定跃 89285)。生于浅水中,海拔约50m。
分布: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和云南。日本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尼泊尔、孟加拉国、缅甸、泰国、老挝、柬埔寨、越南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3卷 438页
图 460 黄花狸藻 Utricularia aurea
2330
图 460 黄花狸藻 Utricularia aurea
1.植株,示匍匐枝、叶和生于叶上的捕虫囊以及总状花序;2.叶的末回裂片;3.捕虫囊;4.苞片;5.花萼;6.花冠正面观;7.雄蕊;8.雌蕊;9.种子。(杨莎绘)
1.植株,示匍匐枝、叶和生于叶上的捕虫囊以及总状花序;2.叶的末回裂片;3.捕虫囊;4.苞片;5.花萼;6.花冠正面观;7.雄蕊;8.雌蕊;9.种子。(杨莎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